專欄插圖

藥不亂停/血壓乖乖的 中風少四成2011-12-20 10:58:26 posted.

相關連結 | 檔案下載 | 提問數: 0 | 點閱率: 3,000
服藥目的並非「治好」高血壓,而是控制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,研究發現,只要能控制血壓,就能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降低四成左右。
back
  1. 詳細介紹
  2. 問與答 0

有人以為血壓太高會引起嚴重頭痛、嘔吐、暈眩、視力模糊,事實上,高血壓被形容為健康隱形殺手,早期沒有明顯症狀,或是只有頭痛、頭昏、肩部僵硬等輕微不適。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任留以堅說,中華民國心臟學會2010高血壓治療指引,正常血壓是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,且舒張壓小於80毫米汞柱;若血壓超過140/90毫米汞柱,屬於第一期高血壓;超過160/100毫米汞柱則為第二期高血壓。

多數人白天血壓較高,晚上正常;也有人白天及晚上血壓都偏高,因此,要詳細了解全天血壓狀況,最好在休息30分鐘後,早、晚各量1次血壓,若一周中有3次血壓值超過140/90毫米汞柱,則可能已有高血壓。

病患對長期服降血壓藥的副作用常有疑慮,如懷疑藥物引起頭暈、便秘、咳嗽、疲倦、憂鬱,甚至性及腎功能障礙等,因而自行減藥,甚至寄望不依賴藥品而能控制高血壓,但「光靠調整生活型態,真能讓血壓正常嗎?」

留以堅指出,對剛診斷的高血壓病患,如為第二期高血壓,多建議先服藥控制;若為第一期高血壓,則視病情,或服藥並輔以調整生活型態,觀察3到6個月後,再決定是否需長期服藥

必須強調的是,服藥目的並非「治好」高血壓,而是控制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,研究發現,只要能控制血壓,就能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降低四成左右。

輕微血壓上升,可依靠調整生活型態而恢復正常,如食鹽攝取在每天吃6公克以下,能降低2至8毫米汞柱血壓;體重每降低1公斤,能降低1毫米汞柱血壓。每周5天以上,每次30分鐘運動,也能降低3到7毫米汞柱血壓。

【2011/12/20 聯合報】